
照片提供/果子電影
今年最具話題性的電影,外國片理所當然是《黑暗騎士》,而華語電影竟不是大家所想的《赤壁》,而是一位沒唸過大學、沒上過電影相關課程的新導演,以一部沒有大卡司、 沒有驚人的動作特效、且純台灣的製作團隊所拍出來的電影《海角七號》。影片靠著流暢通俗的劇情與美妙動聽的音樂,不但在全台灣連演了數個星期,票房更已達九千萬元,而且破億幾乎就在眼前。這一切絕不是奇蹟可以形容…
難得的音樂悲喜劇
在一個颱風天,我趁著這時去看場電影,買了票,發覺大家都攜家帶眷不約而同地觀賞一部台灣電影。這是我僅有的印象以來,自李安《色戒》之後,沒有發生過的景象,當我坐定在戲院的椅子上,隨著銀幕的光影流轉,我彷彿看到原因…。
以電影類型來說,《海角七號》是部音樂愛情電影,但編導的企圖心很大,大到將一堆元素塞進電影裏;一段是六十年前的日本戰敗撤軍的台日歷史軌跡,另一段是現代,日本過氣模特兒友子(田中千繪 飾)替外國模特兒擔任領隊,來到了恆春,遇到了由台北回到家鄉的樂團主唱﹙范逸臣 飾﹚以及在當地所預見的各式人物:誇張逗趣的機車行黑手水蛙(夾子樂隊小應 飾)、妻子離家的原住民警察勞馬(民雄 飾)、積極打拚的小米酒業務馬拉桑(馬念先 飾)、國寶月琴師茂伯(林宗仁 飾),以及滿腹心事的飯店清潔小姐明珠(林曉培 飾)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以上的名單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都有音樂人的背景。沒錯,本片原就是一部音樂電影,導演刻意的去選擇真正的音樂人來詮釋劇中的音樂感,這都不是想裝就可以演出來的氣質,沒有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尷尬,有的只是如呼吸般自然的樂音鋪成與刻骨銘心的愛戀情愫。
本片會如此迷人就是有珠璣不斷、趣味橫生的對白;用在地的語言,講大家都熟悉的話,不用像看外國電影一樣,看著字幕,那些莫名不知笑點的外國俚語或暗喻。每個人物都各有特色,編導魏德聖以縝密的人物架構,細心編織出一段段有趣感人,又相互串連的劇情脈絡,兩段時空的轉接看似無關,卻又這麼緊密切合在一起,過去唸情書的獨白的聲軌,接在現代的人事物,彼此無關卻也相互影響著對方,有著《時時刻刻》﹙The Hours,2003﹚那種跨越時空,饒富意涵的文本指涉,卻更為平易近人。...
全文詳見我於TiVo電上癮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