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拿下三項大獎(只算正式獎項),包括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是今年最大贏家。但另外一部紀錄片《音樂人生》入圍三項(最佳紀錄片、剪輯、音效)、三項全拿的,不僅並列得獎冠軍,也是金馬史上得獎成績最佳的紀錄片。

至於今年的最大意外是首次出現影帝並列的情形,以往只有在女配角與新人獎(兩次)有過這樣的紀錄。香港金像獎甚至是美國奧斯卡都有並列影帝的紀錄,這次由《證人》張家輝和《鬥牛》黃渤雙雙獲得,兩位各有千秋的精湛演技,也堪稱實至名歸。

競爭激烈的女主角,就是《風聲》李冰冰、《陽陽》張榕容之戰,最後李冰冰以難度高、純度夠的精確演技成功封后,是今年最讓人欣喜的結果之一。

一向是女打仔的動作女星惠英紅,以《心魔》裏掌控欲強的母親,擊敗呼聲最高的台灣影后陸弈靜,拿下最佳女配角,一慕默然落淚的演出,令人心驚。

電影《梅蘭芳》飾演的師父十三燕的大陸男星王學圻、演少年梅蘭芳的余少群,雙雙獲獎,王學圻以老戲骨的深厚演技,抑揚頓挫的唸白作表,是年度最佳男配角的唯一人選,余少群的氣質詮釋,也讓後來出場的黎明相形見拙,尤其兩人師徒對決的戲碼,是全片的菁華。

入圍9項的《如夢》、入圍五項的台灣電影《陽陽》意外全軍覆沒。

第46屆金馬獎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劇情片:《不能沒有你》
最佳導演: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風聲》
最佳男主角:(並列)張家輝《証人》、黃渤《鬥牛》
最佳女配角:惠英紅《心魔》
最佳男配角:王學圻《梅蘭芳》
最佳新演員:余少群《梅蘭芳》
最佳原著劇本:戴立忍、陳文彬《不能沒有你》
最佳改編劇本:管虎《鬥牛》
最佳美術設計:李天爵《臉》
最佳造型設計:克利斯瓊拉夸、王佳惠、Anne Dunsford《臉》
最佳音效:張經緯《音樂人生》
最佳剪輯:張經緯《音樂人生》
最佳攝影:曹郁《南京!南京!》
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梁小熊《葉問》
最佳視覺效果:王建雄、陳京民、李麗萍《瘋狂的賽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竇唯、畢曉笛《李米的猜想》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遇見《米香》
最佳創作短片:《片刻暖和》
最佳紀錄片:《音樂人生》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李龍禹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不能沒有你》
終身成就獎:明驥
特別貢獻獎:王玨
最佳動畫長片:從缺

評審名單:
初選評審(入圍名單選出及參與決選):
李泳泉-電影學者/世新大學廣電系專任講師/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電影碩士
張靚蓓-電影學者/美國喬治亞大學傳播碩士/出版《十年一覺電影夢》等電影專書
馮家明-香港資深影評人
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士
鴻鴻(閻鴻亞)-導演'作家/《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獲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周旭薇-導演 影評人/紐約大學藝術碩士
虞戡平-資深導演/曾以《搭錯車》獲金馬獎11項提名
陳世杰-編劇/《名揚四海》獲電視金鐘獎最佳編劇《徵婚啟事》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陳珊妮-音樂人/金曲獎最佳製作人
最佳女歌手
沈瑞源-攝影師/超級大國民
《阿禡的秘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蕭汝冠-剪接師/《十七歲單車》
等兩度獲金馬獎最佳剪輯提名,「尋找蔣經國」獲電視金鐘獎最佳剪輯

決選評審(決選時加入):
朴若木-香港美術指導,曾多次入圍金馬獎,並以《三個女人的故事》、《色,戒》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胭脂扣》獲最佳美術設計,《紅玫瑰白玫瑰》獲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共五座金馬。
關錦鵬-資深香港導演,曾以《三個女人的故事》獲金馬獎最佳影片,《藍宇》獲金馬獎最佳導演。《阮玲玉》、《胭脂扣》等都是代表作。
吳天明-中國導演,曾任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主要作品:《人生》(1983)、《老井》(1986)、《變臉》(1995)。
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現任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曾以《誘僧》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an Chu 的頭像
    Alan Chu

    Alan的影劇娛樂閒聊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