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電影《阿凡達》的熱映,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又再度引起大家的注目,自從那部擊沉世界影壇的《鐵達尼號》後,他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影片導演,可怕的是《阿凡達》已擊退《鐵達尼號》成為史上第一賣座,讓他成為冠亞軍都是同一位導演的驚人紀錄,連賣座王史蒂芬史匹柏都望塵莫及,而且從未上過電影學校的他,對於電影的概念擁有極高的天份,而且對電影技術的開拓更是值得記上好幾筆。
生平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柯麥隆曾短暫進入大學(物理系),但沒多久他就離開校園支身闖蕩社會。他做過許多像是機械工,卡車司機等工作。1977年,詹姆斯柯麥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片《星球大戰》, 讓他重新燃起他的電影夢。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試圖打進電影圈,很快他得到了好萊塢B級電影之父羅傑柯曼(Roger Corman)的賞識,從羅傑柯曼那裏他得到第一份電影工作—為羅傑柯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擔任特技製作,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天河地獄
門》(Galaxy of Terror)的第二小組導演。

作品介紹
《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年,詹姆斯柯麥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並贏得了一致好評。該電影講述洛城出現數起命案,令與死者同名的莎拉(琳達漢彌頓)擔心自己有性命之憂。當一位冷面殺手(阿諾史瓦辛格)無端追殺她時,凱爾(邁可賓恩)救了她一命,並告訴莎拉她是未來世界的救世主之母,自己是奉命前來拯救她的未
來戰士…

《異形2》(Aliens)


《無底洞》(The Abyss)

這部科幻影片講述關於海底神秘世界,並且揉合外星生物,它運用海底密閉空間與主角間相互猜忌,製造出高壓力下的恐懼感,其實還不錯的作品,但這部影片的票房並不賣座。在撰寫《無底洞》的劇本時,柯麥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經歷感情危機,所以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之濃,應該也是他難得的一次"真情流露"。

《無底洞》中開創的另一個特效技術領域更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那就是它首次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腦動畫,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泳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創造了片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會變形的水柱, 這種液態動畫合成技術,算是柯麥隆的下一部電影《魔鬼終結者2》的試金石。可惜影片動作戲過少,結尾也過於一廂情願,讓一般觀眾看的不禁搖頭。
《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年,柯麥隆推出了他的電影里程碑之一《魔鬼終結者2》,故事承接上集,人類與人工智慧電腦的長期戰爭繼續進行。本集出現新終結者液態金屬人,不但更強悍也更有智慧,這次目標是青少年約翰(艾德華福隆)。但未來的人類也派出終結者機器人(阿諾史瓦辛格),以保護這位未來世界人類領袖…
這部影片的技術讓當時影壇都傻了眼,狂賣2億美元,還獲得了六項奧斯卡提名並獲得了四項: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這部電影是公認九十年代的科幻動作經典,柯麥隆愈漸純熟的導演功力,在節奏掌握、場面調度、等都叫人刮目相看。這部影片最為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個會隨意變形的液態金屬機械人,T- 1000,這個從《無底洞》研發的視覺設計,在本片有了更近一步的發展。

除了變形金屬人,本片的槍戰、追逐、爆破等各種動作場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魔鬼終結者2》被評論為是影史追逐戲大全,舉凡想得到的交通工具都通通出籠。柯麥隆沒有電影學院理論的框架,他從實務學習廣納商業類型片的公式,成為他獨步影壇的不敗利器。
另一個特點是,柯麥隆再度塑造了女性英雄主義形象(琳達漢彌頓LinDa Hamilton ),也將木頭人阿諾施瓦辛格塑造成“魔鬼終結者T-800”,將缺點轉化成優點。對於一部強調視覺效果的科幻動作片來說,這部電影的確高分過關,而他在影片中加入的反戰環保主題也讓他不至於膚淺的無趣。《魔鬼終結者2》被評論譽為當代最出色的科幻片之一,它也使柯麥隆的聲望更達高峰。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

柯麥隆試圖把以往007式的諜報片和加入了人性化的喜劇色彩,並且意外發掘出了阿諾的喜感,感覺像是如果007結婚了,他該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這部電影有柯麥隆難得的喜劇風格,難得的是飾演阿諾老婆的女星潔美李寇蒂斯(Jamie Lee Curtis),將對枯燥生活厭倦的家庭主婦,渴望刺激的轉變詮釋的逗趣十足,也拿下金球獎影后寶座,一場艷舞表現比對片中其他動作場面給人地印象絲毫不遜色,她是柯麥隆電影中唯一拿過重要演技獎的人。

但可惜的是,《魔鬼大帝:真實謊言》在票房並沒有預期那麼好,只有1億4千6百萬美元,顯然大家對於他的喜劇嘗試並不怎麼買帳,但這部算是我看過最多遍的柯麥隆電影。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柯麥隆把幾乎全部精力投入到又一部跨時代的大製作中了。
《鐵達尼號》(Titanic)

柯麥隆可說全情投入於這部片中並開發特效技術,但柯麥隆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資金。1990年的《魔鬼終結者2》一億美元的成本,就創造了當時的最高紀錄,雖然柯麥隆幾乎都將錢投入於電影本身製作當中(男女演員都不算當時的大牌),但他追求完美的龜毛性格結果是《鐵達尼號》最終的成本增加到達到破紀錄的2億美元,為此投資方福斯、派拉蒙和導演柯麥隆三方幾乎關係破裂。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當年成本高達兩億美金,上映前夕各界並不看好,福斯甚至還拍到缺錢,向派拉蒙借了6500萬美金,並拱手讓出美國上映權給派拉蒙。

柯麥隆對演職員的苛刻在圈子裡非常出名,在《鐵達尼號》的拍攝中,這種嚴格要求更是變本加厲,他成了大家口中的暴君。不過,這一切努力後來印證他是值得的,《鐵達尼號》上映後票房破了以往所有影片的紀錄;而全世界加起來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電影。
而且在奧斯卡金像獎上,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最高紀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項小金人(技術獎項全拿),平了史詩電影《賓漢》的紀錄,並列成為有史以來獲此獎項最多的影片。在頒獎晚會上,柯麥隆近乎一吐怨氣的大喊《鐵達尼號》中的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分析《鐵達尼號》,可以發現它敘事流暢,感情戲也佔了過半,比導演以往的所有電影談情說愛的戲總和還多,改變了柯麥隆以往動作掛帥的陽剛風格(這也讓他拉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的女性觀眾),而且視覺特效製作更加登峰造極,後來的沉船大戲看的令人目瞪口呆。
但柯麥隆實在不是一個談情說愛的好手,前段的文藝戲其實很老套,較突出的是他刻畫階級低位落差的對比,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處來呈現(上流社會杯光交錯的宴會與低下階層的喝酒跳舞)。雖然如此,但柯麥隆把這個高難度的電影執行的很突出,另外在大船觸礁將沉前,那種人性掙扎的百態,也有讓人動容的力量,而且電影還捧紅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成為了當年最紅的偶像。
《阿凡達》(Avatar)

雖然《鐵達尼號》使柯麥隆名利雙收,但這並沒有使他加快事業的腳步,詹姆斯柯麥隆開始了一段長時間的沉潛,《鐵達尼號》之後他一直沒有推出電影作品(反倒是有了些影集與紀錄片),直到2009年,他的新片《阿凡達》,正式宣告他又回來了,這是一部真人表演結合3D動畫的科幻片。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取得另一星球資源,開啟阿凡達計畫,以人類與納美人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混種人,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接受實驗並來到潘朵拉星球。與納美人首次的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一段異族間的交流,卻也面臨一場殘酷壯烈的衝突…
片名《阿凡達》以音譯而言,AVATAR 唸 “阿凡達”,原意是“化身”,在這部電影裡,則是未來世界裡,引領人類進入潘朵拉星球的新人種,整部電影,其實就是科幻版的《與狼共舞》+《賽德克巴萊》+《魔戒》+《風之谷》還有《天空之城》,雖然劇本沒有太多原創性,但是出神入化的技術加持,還是征服了所有挑剔的評論家,稱其為影史的里程碑。

為了打造《阿凡達》這個絕美全新的生態世界,柯麥隆以追求極致的原則,除了找來《魔戒》三部曲+《金剛》特效團隊,他還研發特殊的3DFusion攝影器材,並找來了一批世界頂級的專家,在不同的區域研發新的事物;在語言的部分,找來了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方言專家Paul Frommer,花了13個月的時間,為電影中的納美人創造自成一格的語言系統,發音特別,之中還有新的文字和文法;接著在潘朵拉星球的生物方面,柯麥隆也找來了生物學家為每一個植物/生物命名,所以每個生/植物都有三個名字(納美語/拉丁/英文);另外,也請來音樂學者為編譜納美人的音樂和歷史教授群設計納美人的文化背景;最誇張的是,柯麥隆和相關人員編寫了一本長達350頁的「潘朵拉百科大全(PanDorapeDia )」。

《阿凡達》僅僅上映40多天,就立即在海外電影市場劃下亮麗的驚歎號,北美票房累計達5億9000萬美金(統計至2010/02/01),全球累計突破20億美元成為影史第一。全台票房約達7億8000萬元,打敗《海角七號》成為台灣影史賣座第2名(統計至2010/02/01)。《阿凡達》在上映後如此短短的時間內便有如此的成績,並受到無數影迷的熱烈喜愛,可見柯麥隆真的抓的住商業口味的確是貨真價實
的電影票房之王!
導演風格

1.後工業社會對於科技、大企業的反感,充滿末日感的悲觀色彩
2.在幽閉空間下的高度壓力
3.強烈女性主義的色彩,用男性化的女性角色來強化戲劇張力
4.人道主義,強調以愛對抗機械工業化、財團大企業的逼迫
5.喜愛雙主線式進展的「雙高潮設計」
6.他的影片喜愛有電梯、水或海洋作為一個題材或場面
7.導演每部片的英文片名不是T開頭就是A開頭。如T開頭《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系列與《鐵達尼號》 (Titanic),A開頭如《無底洞》(Abyss)與《阿凡達》(Avatar)。
相關統計
各電影投資和總票房
《魔鬼終結者》640萬/7837萬
《異形2》1850萬/1.31億
《無底洞》6950萬/9000萬
《魔鬼終結者2》1.02億/5.198億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1.1億/3.788億
《鐵達尼號》2億/18.45億
《阿凡達》3.1億/20億(上映中)
單位為萬元(美金)
參考資料
《談影錄》-篇章:《魔鬼終結者2》、《摧毀想像力的極限》焦雄屏著 遠流出版
維基百科
IMDB
時光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