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衛視電影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江盛事─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的季節了。
作為華語電影的龍頭老大,在趨勢走向與技術層面而言是值得大家去觀察的,
不過他們跟台灣金馬獎不太一樣,金馬獎獎勵的是華語電影,
泛指大中華地區,包括新加坡,都可以參加角逐,
就規模與歷史來看都是華語電影最具份量的獎項。
而香港電影金像獎就單只有港資或一定比例的香港人員參與才可參加,
這是兩頒獎典禮較不同之處。
本屆金像獎最大的特色就是入圍的五部最佳影片,
全部都同時入圍了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編劇,
這是金像獎史上首次發生的紀錄,我想以後也很難被打破了。
由此可見,去年香港電影圈交出的成績單不甚理想,
使得金像獎只能將重要獎項集中在這五部港產電影身上。
其中兩部是陳可辛監製,另外兩部則是杜琪峰監製,
兩位的作品加起來共有四十四項的提名,幾乎是所有獎項的一半名額,
非常可怕。現在就讓我們以主要獎項來一一討論分析吧!
最佳影片、導演、劇本:
最佳影片應是《投名狀》與《門徒》之爭,而《投名狀》則是最有機會。但是導演獎則為陳可辛對上杜琪峰與韋家輝雙導演組,但還是陳可辛略勝一籌。最佳劇本《神探》的韋家輝、歐健兒幾乎穩獲此獎。
先來說《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吧!這部感覺像是許鞍華人生系列《女人四十》、《男人四十》的延續,或許也可以取名為《女人五十》或《女人六十》。導演隨著年歲漸長的體會,再現她溫淳圓熟的導演實力,借上海庶民生活反映整個華人社會的現況,就像一場醒世寓言,在平實幽默中流露惆悵感,是部低迴、情感滿溢之作。
導演充分運用畫面來傳達訊息,上海生活的段落,畫面顏色配置刻意強化青綠色與紅色,以顏色象徵來說青色是質樸莊重之意,恰似姨媽自持高知識分子的形象,而紅色則是象徵姨媽悶騷的愛意,轉變到後來的東北療傷就又是一片死寂的深色帶過。影片當中出現兩場超現實的極大月圓,很唐突卻也注入了魔幻寫實的味道。
電影所描述的故事背景、甚至是演員都幾乎像是內地電影,所以來競逐香港的獎項,勢必吃虧。雖然該片已拿下了有香港金球獎之稱的影評學會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但筆者不認為它能進一步獲得金像獎,因為影片調性有時失之過火與不均,原先藉由小姪子的眼光看這一切荒唐事務,後來卻又抽掉這種旁觀者的角度,就整體敘事觀點來說,這樣的做法是蠻不一致的。段落起伏有時也不太流暢,在幽默誇張與寫實悲情間游移搖擺,這種南北兩個時空的分野轉換,早在陳果導演的《榴槤飄飄》(2000)中已有更脫俗的韻致。演員中除了趙薇跟斯琴高娃飆戲較有火花外,其他人都少了該有的發揮,也是蠻可惜之處。
導演陳可辛企圖心強烈的《投名狀》,以老片《刺馬》為原型改編,全片兩小時左右,起承轉合鋪排的很完整。全片以金城武為第一人稱作全知觀點作旁白,三個主角各具性格的人物設定,也明白的鑄下往後分崩撕裂的伏筆。導演陳可辛證明他能遊走於各種類型電影的範疇,依然有聲有色;他將生死契闊、歃血為盟的兄弟情義與利益薰心的貪婪慾望,做很高能量的刻畫書寫,場面調度很成功。
不過影片總共請了多達八位編劇撰寫,除了許多經典的對白字句,情節都有些交代不清的感覺,反而顯的紊亂。作為一片陽剛男人氣息中的一朵紅花─徐靜蕾,既不討好也沒該有的趨動作用,都是本片的敗筆。而且動作指導程小東好像被迫自廢武功般的寫實動作,完全沒有他過去特有的花俏如舞蹈般的設計風格,是好是壞也很難說。
不過香港已有許久未有出色的戰爭電影了,這次有可能再帶起風潮,導演藉由台上京戲搬演的三國,對映台下兄弟情義的嘲諷,可說神來之筆,最後兄弟相殘的背義無情也讓人動容。一場驚天動地的攻打蘇州之役,相當壯烈浩大,而且攝製技術傑出,尤其黃岳泰的攝影功力真是博士級的水準。
《門徒》以十五項提名成為本屆之首,也是歷屆第二高,僅次於《臥虎藏龍》、《無間道》的十六項。影片就像是長版的反毒廣告,巨細靡遺的描繪吸毒者與販毒者的生態法則,導演藉由簡單幾個人物與毒品的牽連,引導出對整個社會與家庭的嚴重影響,相當具辯證性。編導特別設定了吸毒母親(張靜初)的年幼女兒,代表純真無邪的良知,在一片墮落的黑暗面中,象徵著一絲希望。影片脈絡鋪陳流暢,觀眾反應也是一面倒的喜愛。幾個象徵時間遞嬗,快速流逝的空鏡,用的相當漂亮;金培達的配樂,有著穿針引線的出色效果,大部分的情節張力,都是跟著他的音樂在走。導演爾東陞除了用心的編導外,還下海飾演臥底警察吳彥祖的上司(角色像是《無間道》的黃秋生)。
但《門徒》缺點就是拍的太淺顯,俗話說「東西說的太白,容易沒了深度」,而且呈現的素材太多,時間又壓縮的很精簡(不到110分鐘),就容易變成一個流水帳。手法過於平鋪直述,導演爾東陞愛說教的特色也依然沒變,使本片無法跟相似題材Steven Soderbergh的《Traffic》(2000)相提並論。演員中也只有劉德華的精煉沉穩與古天樂的改頭換面,較為可觀。就以往的例子來說,提名最多的幾乎就一定能得獎,但該片在先前參加的所有獎項(金馬獎、金紫荊、香港電影評論獎)中卻沒有什麼斬獲,不太可能金像獎想獨排眾議吧?所以本片的得獎之路有待觀察。
《神探》的杜琪峰可以說是金像獎的常勝軍,從1997年至今的十一年間,個人共獲得了十二次的最佳導演與影片的提名,這還不包括監製別人的作品而入圍最佳影片的數目,而且3度得獎,至今無人能及。此次執導的《神探》的風格融合了之前的作品《PTU》、《大隻佬》等,可說是五部入圍的影片中最具創意的一部。講的不只是心中有鬼,而是可能真的有鬼,主角劉青雲有種異能,可以看到別人心目中想法所延伸出來的形象,包括他自己的。但筆者感覺比較像是《美麗境界 A Beautiful Mind》(2001)人格分裂所產生的幻象,但營造出的感覺像是鬼片般詭異;韋家輝的劇本光采絢麗,佈局精妙,環環相扣的結構,雖有瑕疵但有條不紊,杜琪峰渾厚大器的導演風格,到如今已是行雲流水之境,他今次用嶄新的角度去表達人格分裂的題材,令這部懸疑之作,有了好看的說服力,片尾對決槍戰,以鏡子反射照出所有人身上的鬼,呈現技法之高竿,簡直匪夷所思。
劇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失槍警員林家棟身上的那七隻鬼,分別是張兆輝的「衝動暴烈」、劉錦玲的「精明冷靜」與林雪的「膽怯貪吃」等,代表他複雜的內在性格,也可以解釋是被七隻鬼所纏身,編導不刻意說明,給觀影者想像的空間,但缺點是也容易造成編的越奇特但越難自圓其說的窘境。而且這次影片闡述理念其實偏誨暗難解,而且本片總觀表現其實還是不若前作《PTU》、《放逐》、及《大隻佬》等,加上導演的風光紀錄也將會是個得獎障礙。
《跟蹤》以警察狗仔為素材,加上傳統的師徒傳承(正反兩派都有),輔以明快的剪接手法,以及鏡頭不斷的Zoom in製造出窺視的感受,加上眾多老演員的精湛演出,就一部處女作來說,是個成功的起步。英文名「天眼」(Eye in the sky)就像是─老天有眼,講的就是善惡終有報,結局自有天定的世俗理念。
影片從正邪兩方團隊的對峙,映照出社會的對立平衡,近似臥底且不能插手的旁觀身分,製造出許多無奈的人性掙扎;影片通俗易懂,不過身為杜琪峰的門生,所以理所當然的也難掩杜氏風格的影響,游乃海畢竟作為導演的經驗還不夠火侯,他也還沒有到一鳴驚人的地步;結尾的處理就明顯弱了下來,此次他的希望應是最佳新晉導演才是。
最佳男主角:
本屆最有機會得獎的則是《投名狀》的李連杰和《神探》的劉青雲了。李連杰的層次分明對上劉青雲的火侯十足,究竟鹿死誰手?
其實表演是很難脫離影片來討論的,就這部由熟男影帝任達華主演的《跟蹤》來說,他不僅增肥還裝著假肚子,飾演貌似平凡中年歐吉桑的警察狗仔隊長。任達華用一種以退為進的低調表演,擠掉了同片較為外放的梁家輝而入圍,演出算是沉穩平實,但說實話並沒什麼太多發揮,只有片尾被襲受傷淌血還能講笑話娛人的段落,還有些表現空間,能入圍還是靠影片的整體烘托,但得獎機率並不看好。
武打巨星李連杰在《投名狀》中是可說是真正的男主角,看他從苟且偷生的狼狽蹭蹬到乘勢而為的果敢聰穎,演變後來利益薰心的狡黠,可說是層次分明,在一堆演技派如劉德華、顧寶明等人面前,一點都不遜色。一場狠心陷害兄弟劉德華,設宴遙祝好友的戲,堪稱精彩至極,獨白與面部表情的拿捏絲絲入扣,連用手巾掩面痛哭,看不到臉都能有濃厚的戲味,讓人發覺他不只是功夫皇帝而已,絕對有資格成為貨真價實的影帝。
而劉德華其實是《投名狀》三人中戲份最少的,他飾演一位重情義內心卻憤懣的草莽大盜,有別於以往的帥氣形象。電影前段其實還是看的出他刻劃的鑿痕,但後段發現被設計利用,而聲嘶力竭阻止李連杰,不要背信忘義的怒不可遏與崩潰覺醒,整個角色的味道就突顯出來了,一句「人無信就是畜生」成為經典;還有一場看著京戲卻能笑中帶淚的高難度表演,都值得稱許,不過演出鑿痕明顯加上戲份不足,得獎機會並不高。
劉青雲在《神探》中飾演一名可以看到別人心中有鬼的神探,他將角色介於瘋顛偏執與睿智天才間的性格,演的戲味迫人、游刃有餘。多場如:割下耳朵、自我活埋、裝進皮箱滾下樓梯等自虐的片段,不僅深化角色的怪異性,也使角色有了些厚度,雖然他去年剛剛拿過影帝,但我一直覺得得獎的《我要成名》不是他最出色的演出之一,這次的表現有優於前作,但我還是不看好他能連任,因為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另外影片也沒能完全發揮他的實力。
《C+ 偵探》(有“私家偵探”的諧音),筆者很難不把它當泰國電影看待,除了演員外,導演、幕後工作人員都是泰國電影工作者,連電影拍攝地點都是在泰國當地。影片所流露出的濃濃懷舊南洋味,是真的跟以往觀賞華語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影片在畫面調色與美術細緻度上,有很高的質感與完成性,但彭順(《見鬼》導演)又再度把一部懸疑偵探片拍成鬼片。的確,在玩弄突如其來的驚悚效果時,真的很難不被嚇到(包括我),不過故事安排刻意到漏洞百出,是頗難忽視的缺憾。但郭富城所塑造的因視力不佳而做不了警察的私家偵探,真是突顯於影片之上,角色包含著幽默敏感與思親感傷;無論是誇張咀嚼的吃東西模樣或是受驚嚇時的惶恐,還是辦案時的衝動躁進,他都像渾然天成般的不著痕跡,情緒控制的恰如其份。但連續三年的入圍,如果以《三岔口》、《父子》中如此優異的表現,也無法拿到金像獎,那麼稍遜於前作《C+偵探》,得獎機會就…
最佳女主角:
今年女主角素質偏低,斯琴高娃的爐火純青幾乎眾望所歸,但哭戲驚人的劉若英也可能是黑馬。
資深女星毛舜筠,在《老港正傳》中一改擅長的喜劇形象,將一位任勞任怨、人見猶憐的妻子詮釋的相當到位,演技淡雅節制,在如張曼玉、鄭裕玲、葉童等中生代女星相繼淡出後,她現在可以說香港中生代演技派的代表,年年入圍都有她的份,就差了個影后。不過因為毛舜筠在片中的戲份很輕,甚至比男配角鄭中基還少,而且除了一場阻止丈夫與兒子相互爭吵的片段,較有發揮外,大都是浮光掠影般地劃過,最重要的是,導演想延續前作《金雞》的風格成績,但還是完全失了重心,過於矯情。所以影片沒有足夠的水準來提升她的演技,而且多數煽情的時刻也不是因演員的表現,而是靠編導的刻意營造的效果。
《戲王之王》感覺就是去年劉青雲得獎的那部《我要成名》(2006)的姊妹作,但可惜完全拍成了一部不知所云的鬧劇。蔡卓妍的表演看的出有經過特別設計的語調與節奏感,勝在玉女偶像的突破性。但本片的情況跟《老港正傳》一樣,入圍的女演員都不是影片主角,《老港正傳》的主角是黃秋生,而本片則是諧星詹瑞文,她們都是男主角身旁的陪襯,戲份及重要性就先吃虧。蔡卓妍的三級片女星角色,有舒琪的代表作《色情男女》(1996)的影子,但功力不及;只有一場被《無間道》(2002)的導演麥兆輝(真的是本人!)邀情擔任主角的戲,蔡卓妍瞬間的情緒波動,有演出內斂的感覺,是全片唯一稱的上出色的表演,其他就跟一般港式鬧劇一樣流於浮誇了。
劉若英在《綁架》中扮演一名工作至上的幹練女督察,接辦的綁架案件,失手讓人質被撕票;三年後,換成她的兒子被綁…劉若英將女警的俐落強悍與痛失愛子的崩潰脆弱,這種內在強烈衝突的面向詮釋的極為搶眼,且壓過另一個同場對戲的影后林嘉欣。多場不同層次的驚人哭戲,劉若英靠著高度的專注力與投入程度,演的令人痛徹心扉,應該非常適合愛看重口味的評審,她的表演也得到了港台所有獎項的提名。但影片聲勢太弱,她有時也演的過於緊繃,少些自然的說服力,而且老話一句,表演還是很難脫離影片來討論的,電影只拍了二十三個工作天,導演羅志良將影片拍的像電視通俗劇,結尾也變的草率,都是劉若英的得獎致命傷。
張靜初在《門徒》中飾演的年輕貌美的吸毒少婦,其實戲份不重,她過於平乏的表現,並沒有太多讓人注目的地方,最讓大家印象較深的是吸毒與毒癮發作段落,也過於用力刻意,感覺就像《大法師》的魔鬼附身般,流於表面的奇觀。整體來講,就是過與不及的缺點,她都犯了。之前金紫荊獎、金馬獎都沒有入圍,這次得獎希望應該最低,我想她就等下次再來好了。
大陸影后斯琴高娃,無疑是名單中最強的入圍者,她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所塑造的姨媽,可說蘊含多種面向且具主導性。從上海生活的嘮叨市儈、遲暮懷春到被騙盡積蓄後,重回東北的孓然一身,心如死槁,變化之間拿捏準確。斯琴高娃深厚的表演經驗,挽回了全片搖擺的風格走向,賦予角色可信的氣息;一場埋葬好友愛貓的戲,點到即止的哀慟眼神,真是爐火純青。不過她在表演上還是略帶舞台刻意樣板的味道,而且香港金像獎會連續第四年頒給大陸影后嗎?這也值得觀察,但她還是第一人選。
以下為香港金像獎各項入圍名單,同時還為大家預測了誰最有可能是得獎者、誰又可能是意外獲獎的黑馬!究竟準確率高達多少?開獎後就知道囉!
最佳電影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
預測黑馬:《門徒》
最佳導演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陳可辛
預測黑馬:《神探》杜琪峰、韋家輝
最佳編劇
預測得獎者:《神探》韋家輝、歐健兒
預測黑馬:《投名狀》須蘭、秦天南、林愛華、黃建新、許月珍、何冀平、郭俊立、阮世生
最佳男主角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李連杰
預測黑馬:《神探》劉青雲
最佳女主角
預測得獎者:《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斯琴高娃
預測黑馬:《綁架》劉若英
最佳男配角
預測得獎者:《門徒》劉德華
預測黑馬:《門徒》古天樂
最佳女配角
預測得獎者:《野。良犬》邵音音
預測黑馬:《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趙薇
最佳新演員
預測得獎者:《跟蹤》徐子珊
預測黑馬:《野。良犬》文俊輝
最佳攝影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黃岳泰
預測黑馬:《神探》鄭兆強
最佳剪接
預測得獎者:《跟蹤》David Richardson
預測黑馬:《投名狀》李棟全
最佳美術指導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奚仲文、易振洲、黃炳耀
預測黑馬:《C+偵探》Anuson Pinyopotjanee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奚仲文、戴美玲、利碧君
預測黑馬:《天堂口》葉錦添
最佳動作設計
預測得獎者:《導火線》甄子丹
預測黑馬:《投名狀》程小東
最佳音響效果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Sunit Asvinikul & Nakorn Kositpaisal
預測黑馬:《導火線》Steve Burgess、王磊
最佳視覺效果
預測得獎者:《魔法小葫蘆》梁偉傑、馬永安、梁耀豐、鍾智行
預測黑馬:《投名狀》吳炫輝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預測得獎者:《投名狀》陳光榮、金培達、Chatchai Pongprapaphan、高世章
預測黑馬:《門徒》金培達
最佳新晉導演
預測得獎者:《跟蹤》游乃海
預測黑馬:《野。良犬》郭子健
全文請見 我於TiVo《輕生活》的文章:
http://bloguide.ettoday.com/tivo/textview.php?file=133540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