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五就是今年台北電影節正式開始的日子,首先要說,因為本身工作繁忙,所以今年我去看的試片/特映真的不多(大概只有八部左右),所以這篇不是什麼十大推薦,因為看過的都不足十部了,而一些老片/院線上映過的(例如:《我這樣過了一生》、《新龍門客棧》《星空》、《寶米恰恰》等等),雖然看過但就不特別提出來介紹了。所以這篇嚴格來說只是我觀影過後的心得,不能說每部都讓我很感動或驚喜,但每一部片都可看的獨特風格面貌,我喜歡的不見得您會愛,當然我不愛的可能正合你的胃口,所以如果因為我的短評而有興趣買票來看的,那也就功德無量了。
以下不分排名:
《璀璨瞬間》(Everlasting Moments)
揚托爾 Jan Troell 瑞典Sweden/丹麥Denmark/挪威Norway/芬蘭Finland/德國Germany|2008
敘述瑞典史上第一位女性攝影師,在丈夫暴力與外遇的陰影下如何從一台照相機找到生命的另一扇窗。電影整體架構蠻龐大的,有點類似影展中的另一部片《阿蒙與橡樹》(Simon and the Oaks),從國家歷史與社會變遷中闡述個人於這洪流中的價值。片中女性面對外在情感的退卻壓抑,與男性(丈夫)的放浪恣意,在當時社會保守的價值觀底下,當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歧視對待。導演揚托爾傳統老練的手法,與演員表現也都蠻強的,當然最出色的還是女主角Maria Heiskanen。
《啊!人生》(You, the Living)
洛伊安德森 Roy Andersson|瑞典 / 丹麥 / 挪威 / 法國 / 德國 / 日本|2007
瑞典國寶級導演洛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的經典。沒有明確的劇情主軸,透過一幕幕看似沒有明確關連的短劇隨意拼湊,呈現人生就像是沒來由的無常機緣湊巧,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生死交錯,夢境與現實的衝突投射,彷彿一幅幅世間百態的無奈寫照,怪誕荒謬頗有趣味。
《鴻孕不當頭》(Twiggy)
艾曼妞米耶 Emmanuelle Millet|法國 France|2011
認真工作一切著朝夢想前進的女主角,在發現自己意外懷孕後而無奈面臨現實的種種難題。節奏輕盈明快,鏡頭抒情詩意。編導藉由未婚生子的議題,觸及法國的社福制度,比起《鴻孕當頭》,本片女主角或許沒那麼討喜,但卻更有鮮明的性格面貌。
《她說她愛她》(She Monkeys)
麗莎亞絲薔 Lisa Aschan|瑞典 Sweden|2011
在冷峻低調的不安情緒營造下,細膩刻畫少女情懷的懵懂迷惘。14歲的愛瑪與同性隊友的曖昧情愫,卻在利益競爭的擠壓下逐漸走了調,而7歲的妹妹莎拉不僅人小鬼大,對表哥異樣的大膽愛慕,更是世故早熟。女導演麗莎亞絲薔用短短短暫的85分鐘,深刻表現了少女與小女孩各自在成長之路面對情慾的探索。扮演小女孩莎拉的Isabella Lindquist,宛如《小太陽的願望》艾碧貝絲琳般超齡的出色演技,可說喜感十足,層次豐富。
《賽巴怎麼了?》(Sebbe)
巴巴克納加菲 Babak Najafi|瑞典 Sweden / 芬蘭 Finland|2010
一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男孩,在校被受鄰居同學霸凌,回家又有一個不負責任的失職母親,在環境與命運的無情逼迫下,積累的憤憎情緒就像壓力鍋般隨時引爆。電影有著達頓兄弟對於低下階層的寫實透視,不用繁複花俏的劇情手法,那種極貼近生活的邊緣心理刻劃,讓全片無所不在的灰暗壓抑,鬱悶地令人喘不過氣來。成長的滋味如此的苦澀,實在叫人心酸不忍。
《做愛後,我們談情》(Night #1)
安艾蒙 Anne Émond|加拿大 Canada|2011
從尋常的夜店尋歡,到火辣激情的一夜春宵。看來一般"性"的行為,其實在高潮過後才是本性甦醒的開始,兩位主角彼此間掏心掏肺的漫長告白,互踩對方痛處的攻訐撕裂。這似乎也是現代人對於人際溝通的失能障礙。一幕兩人於雪中的拉扯婉如現代舞般充滿美感。
《阿蒙與橡樹》(Simon and the Oaks)
麗莎歐林 Lisa Ohlin|瑞典Sweden / 丹麥 Denmark / 挪威 Norway / 德國 Germany / 荷蘭 The Netherlands|2011
格局龐大的瑞典史詩,從小人物阿蒙的身世之謎,延伸呼應二戰時期歐洲的動盪背景,並且藉由主角從幼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逐一串連起眾多的人物的情感糾葛。片中主角與好友不分階級貴賤,甚至是彼此家庭關係的互補都是很微妙的對比。攝影、美術、配樂完全展現瑞典電影工業技術的優良水準,演員表現也都稱職出眾,尤其是扮演母親的Helen Sjöholm更是精湛動人。一部相當大器純熟的劇情片。
《幸福的黃手帕:數位修復版》(The Yellow Handkerchief)
山田洋次|日本 Japan|1977/2011
日本通俗劇巨匠山田洋次的經典之作,改編自彼得漢密爾(Pete Hamill)的短篇小說《回家》(Going Home),描寫服刑期滿的男子,寫信告訴妻子,如果希望他回家,就在家門口綁上黃手帕。如果他沒看到黃手帕,他就會悄悄離開不再打擾,結果男子到家看到掛滿黃手帕的旗幟相迎。山田洋次以其一貫平實手法,將全片處理的細緻溫情又不流於狗血煽情,特別是片尾重逢高潮戲,刻意選擇中遠景鏡頭拍攝,反而更顯得含蓄動人。此片當年橫掃日本奧斯卡多項大獎,高倉健、武田鐵矢、桃井薰分別榮獲最佳男主角與男女配角獎,倍賞千惠子因為戲份不夠重而敗給了老牌影后岩下志麻,不過後來山田洋次又找來他們再度攜手主演另一部動人佳作《遠山的呼喚》,總算讓倍賞千惠子榮登日本奧斯卡影后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