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語》早有耳聞,果然名不虛傳。電影其實不是恐怖片而是親情推理片,大概連一絲絲恐怖都談不上,或許導演蘇皇銘根本沒想要嚇人,大概就是類似有點靈異成分的刑案追兇類型,而且其實還很幽默,當喜劇片看也可以。
電影常常有一種突然切入的斷裂感,好像剪壞似的拼湊味,它讓敘事與演員情感產生沒有共鳴的生硬不協調。而且片中有好多台詞不像正常角色會講出來的,例如「一顆心懸在半空中,這種日子你可以撐多久。我現在很怕睡覺,因為我不知道我醒來會失去什麼」,然後角色在極度悲痛中,電影插曲就開始唱,唱好唱滿,宛如MV。
然後男主角會因為警方一直找不到女兒而尋短來呼求申冤?但編導厲害的來了,它讓丁寧飾演的通靈者像是《第六感生死戀》琥碧戈柏一樣被附身,然後跟吳可熙、是元介等人在溝通爭執,都變成鬼魂了還能指導辦案,劇情邏輯已經牽強尷尬到難以想像(特效也粗糙)。
反派角色更是設計的單薄乏味(當然其他角色也是),什麼都那麼剛剛好,犯案做法像是不用頭腦隨意編想出來般,這個一點都不懸疑的推理劇本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抓頭),人家石知田一直都很認真但是都接不到好戲。更不用說還有歇斯底里的楊丞琳,她一直是痛苦不堪的皺眉捂嘴哭泣,演得好用力,好怕人不知道角色的痛苦(或是她演技派的視后身分)。
那場楊丞琳與吳可熙在醫院的互飆橋段,真是年度必看,兩個人又哭又講出不合理的台詞,我差點笑到翻過去。但這不該是演員該承擔的問題,導演完全沒有調配好這一切。劇本、場面調度、技術水準都蠻可怕的,比它本身標榜的懸疑驚悚靈異類型還要可怕。
如果還有「金蝦獎」(我曾經當過這個獎項的評審),這部片應該會入圍很多項,真的是荒腔走板。當你覺得片尾那句「這是個好問題,我也想不通。」已經很傻眼(或是翻白眼)時,千萬別錯過片尾壓軸彩蛋啊!直接保送年度奇片。
同步更新 Alan的影劇娛樂閒聊
#靈語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