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影評《這裡沒有熊》虛實交錯,無畏無懼
「恐懼才方便治理,根本沒有熊」

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的《這裡沒有熊》(No Bears),依舊是以偽紀錄片加上劇情片的風格類型,電影以雙線敘事並行,一邊是導演潘納希在鄉村隱居,遙控都市的新片拍攝,另一邊則是新片拍攝劇組的情景,想要攜手投奔自由的情侶演員,戲裡戲外的虛實交錯情景。

自編自導自演的賈法潘納希,雖然受制於官方打壓而拍片困難重重,但是絲毫未減他的創作野心與強韌力道,反而讓他突破傳統電影敘事的思維,變換激發出另一種可能(偽紀錄片加上劇情片的風格類型),從《計程人生》(2015)、《三張面孔》(2018)到本片《這裡沒有熊》(2022)。

電影本身拍得看似隨意生活化,但實則熟練精準。充滿各式對照呼應,都市與鄉村、自由與封閉、現代與傳統、戲劇與紀實(甚至有打破第四道牆般的人物對鏡頭說話,當然是對視訊的導演)。看似祥和好客的鄉間,卻因為各種傳統教條而讓衝突隨時引爆。那個引發村民躁動不安的照片風波,其實就是潘納希對於一直以來的影像審查的一種嘲諷。

另一種對抗是當村民以傳統的規則逼他在立誓室發誓,他卻提出以攝影機拍攝他再次說明的影像,並送給每一位,取代傳統的立誓,因為他說拍下的東西不會改變,這才是真正的真實,而非隨口說完走出立誓室卻忘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他用影像來對抗的整個當局體制的另一種手段暗喻。

當我們對於片中那些匪夷所思的保守迂腐傳統感到不解時,多少也是潘納希對於自身所身處的艱難環境的掙扎困悶。創作的困境、人民的困頓、未來的不安,潘納希通過影像媒介的多重表達(電影、視訊、照片),舉重若輕般提煉出道德兩難的複雜性。

原來那些生活上的平和無慮都是表面,上層的高壓控制(無論是政府還是舊傳統),才是如影隨形的恐懼,用恐懼逼人就範。就像片中所述「恐懼才方便治理,根本沒有熊」,片名的「沒有熊」就是要面對恐懼,無畏無懼,這應該也是潘納希一直以來用創作抗衡的目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Jafar Panahi 威尼斯影展
    全站熱搜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