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勇家》本週正式上映了,把之前寫的再貼一次。
電影整體看來自然無比,質樸討喜、親切寫實,導演陳潔瑤以一個高山泰雅族家庭的生老病死、四季更迭,探討土地、傳統、家庭、選舉等多面向議題,沒有刻意匠氣,餐桌上、客廳裡、柴房間,很多時候那細膩的戲味,就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不著痕跡的流露出來。比起前作《只要我長大》更加進步。
《哈勇家》本週正式上映了,把之前寫的再貼一次。
電影整體看來自然無比,質樸討喜、親切寫實,導演陳潔瑤以一個高山泰雅族家庭的生老病死、四季更迭,探討土地、傳統、家庭、選舉等多面向議題,沒有刻意匠氣,餐桌上、客廳裡、柴房間,很多時候那細膩的戲味,就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不著痕跡的流露出來。比起前作《只要我長大》更加進步。
今年第59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公佈,香港犯罪警匪電影《智齒》入圍14項提名為本屆之冠,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它也打平了《當愛來的時候》、《香港有個荷李活》所保持的歷史紀錄,該片從香港電影金像獎轉戰金馬依舊來勢洶洶。台灣年度話題恐怖片《咒》入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13項,社會寫實魔幻電影《一家子兒咕咕叫》也入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13項,兩部同時並列第二。
《俗女養成記2》超級厲害,好看的不得了!你能想得到一套劇可以如此笑中帶淚、真摯自然,而且火花四射、不留贅戲。它用過去式與現在式兩個時間線來相互對照,過去式的懷舊溫馨成長點滴;現在式的人生關卡體悟蛻變。每一集都能有爆點、亮點還有淚點。
楊凡導演說過他的這些電影都像是不同的書信,自評「《妖街皇后》是一個虛幻筆友的慾望之書」,這個虛構的筆友瑪麗亞是主角阿蓮 (姚志麗 飾)日記般書寫的心靈寄託,這個來自馬來西亞的純真少女,在七十年代的新加坡BUGIS STREET,見識著意想不到的奇人異事。
「我何罪可畏,只是人言可畏」
即將在本周五(9/30)上映的《阮玲玉》30周年4K數位修復導演版,是一場難得的藝術饗宴,拍一代巨星,也拍一整個時代(對日抗戰時期的電影產業),現在大概很難看到這樣華語電影的架構格局。這部片對我來說是關錦鵬導演最厲害的作品。以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國默片的傳奇女星阮玲玉為主角,講述她短暫卻也悽苦燦爛的一生。
「如果我們深愛著某一個人,我們能承受,必須分離的那一天嗎?」-《愛在暹邏》
在BL題材還沒有蔚為市場主流的年代,泰國電影《愛在暹邏》(The love of siam)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出現,青春懞懂、甜美酸澀,全片維持著一種生活化的輕盈樸實,沒有刻意浪漫美化,其實蠻自然寫實的。當然兩個男主角維特維斯特海倫亞沃恩酷與馬力歐莫瑞爾的高顏值也是成功關鍵。
『拍電影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拍電影本身,創作的行動,掌聲與喝采毫無意義。』-伍迪艾倫
在《解構哈利》一片中伍迪艾倫飾演的角色作家哈利被妹妹Doris指責說「你沒有價值觀,你的一生是虛無主義、犬儒主義、諷刺挖苦和性高潮。」(You have no values. Your whole life: it's nihilism, it's cynicism, it's sarcasm and orgasm.),一般認為,這句話是他很鮮明的自我嘲諷的代表。但一般人談到伍迪艾倫的電影除了他多產、都會性、聰慧敏銳的劇本,以及那絮絮不休的嘮叨台詞,看他的作品總不免被那些主角的對話所以吸引(或是影響),以及犬儒主義的精神。
《不!》(NOPE)好看!喬登皮爾(Jordan Peele)編導的最新作品,跟《逃出絕命鎮》、《我們》是一脈相承但又走出另一種新的創意,而且整體技術水準極優(尤其是攝影、音樂)。恐怖詭異、幽默奇想,是精彩絕倫的原創架構,沒看到最後猜不到結局。
用家庭愛情喜劇包裝的當代女性成長故事,在家庭、感情、職場中掙扎求生的女子心事。影像攝製水準極優,用奇想花俏的敘事手法,呈現當代都會女人的多樣面貌,苦辣酸甜、百般滋味,笑淚交織、醒世寓言。
劇情是描寫一家母女三人,比莉飾演天真俗豔、渴望再婚第二春的老年母親,賈靜雯飾演青燈木魚、獨守空閨的作家教師大齡女子,還有柯佳嬿飾演渣男纏身、為愛所苦的年輕小妹柯佳嬿,三種女人的酸甜人生。這是當代女性成長故事,在家庭、感情、職場中掙扎求生的女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