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華語電影 (1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複身犯》記得看關於「人格分裂」的題材電影,最早是1957年的《三面夏娃》(The Three Faces of Eve),那時看到瓊安伍華德詮釋不同性格的瞬間變化而感到驚嘆(她也奧斯卡封后了),這就是所謂可以讓演員展露真功夫的比賽作品吧,當然近期的《分裂》也是代表。而《複身犯》也是類「人格分裂」題材的電影,只是他用科幻的角度去包裝,加上類似《入侵腦細胞》的腦內描繪。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講,艾怡良會以這部片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甚至得獎。電影對我來說,是有共鳴的,那些辦公室的壓力情境,專案會議上各部門間的「協調」,身為中階主管的夾心,真的刻劃非常深刻傳神,數度讓我笑出來。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問4:完結篇》好看!對於愛看功夫片的我來說真的好滿足,直白的說痛扁洋人爽度就是不一樣。這集也是系列終曲,熱血通俗的商業大片。以劇情架構來講,比較像第二集的變形,例如都有到異地拜碼頭,遇不打不相識的武學大師,外國人的欺侮無法再忍的反抗,武藝的傳承與開枝散葉。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緝魂》以民俗信仰、靈異玄學、科學辦案、刑事推理,延續著自《雙瞳》、《詭絲》之後的台式玄學科幻的多元商業類型血脈,其劇情之反轉再反轉,轉到令人匪夷所思,難以置信,應該會有兩極化反應。不過宛如《寄生上流》的豪門宅院設計,未來背景的視覺呈現,都讓這部電影在技術層面達到當前台灣電影的高標。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哭悲》本片血腥尺度之大,血漿用量之揮灑,性暴力之大膽,剝削程度之過分,可能都創下台灣影史的新紀元。是喪屍加上虐殺題材的電影類型,用突變病毒來合理化人性的喪心病狂(病毒只是破壞你的道德慾望控制,所以他們不只是追殺,還會虐殺,夠奇特了吧),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你瞠目結舌的荒誕設計。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葉玉卿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影評《ME》青春燦爛,繽紛魔幻的成長旅程 

《ME》青春燦爛,繽紛魔幻。一場告別送舊的社團之旅,在一個看似荒誕無稽的目的下,逐漸流露出屬於成長的懞懂天真,想念思親的追憶。

影評《ME》青春燦爛,繽紛魔幻的成長旅程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虐心的愛戀史詩,情感波濤糾結,創作者的情感滿溢到敘事外,如此真切的苦戀,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拍的出來,這片將類型電影深刻展演,私密探索、情愫懵懂、曖昧試探,在眼神流轉間有了命定的義無反顧,令人動容。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的情人節》這部絕對是陳玉勳最好的作品!!不僅超越一樣以愛情為主題的《愛情來了》,我認為某些層面來看,甚至還好過他原本的最佳作品《熱帶魚》,相當好看暖心。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怪胎》以強迫症(OCD)的兩個主角為主軸,描寫愛情關係中的微妙變化,從討喜怪異、幽默甜膩,到後來的苦澀別戀、悵然揪心,類型風格在愛情喜劇與奇想警世中轉變,用象徵性的鮮明對比色彩與飽滿色調視覺,打造儀式性的獨特行為,並賦予當代電影感。

而且全片用iPhone拍攝,導演廖明毅從開始兩個主角都是強迫症的「同病相戀」,用1:1直方的畫面比例呈現兩人世界,到其中一位突然正常的世界,畫面才回復銀幕比例,這手法在其他電影也用過,但技法用的對還是有其意義,導演用這樣來對比原來的世界(視角)已被破壞失序的意象。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馗降:粽邪2》比意想中好,氛圍營造上乘、拍攝水準不俗。同樣是民間鬼話、鄉野傳說、民俗儀式,這系列找到了台灣鬼片在地化的面向,就像是《紅衣小女孩》系列般,在傳統民俗文化裡開發題材。這類題材都是以警示寓言為出發點,政商勾結、家庭暴力、社會問題,鬼片其實都是某種負面的轉化呈現,角色都是苦人多。

本片的水準應該是自《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後台灣鬼片這兩年最好的。「網紅直播」、「宗教網路化」等也符合年輕族群的世界。電影裡用泰國「鬼師父」象徵邪來對比「鍾馗師傅」的正,穿插也是台灣傳奇故事的「椅仔姑」來當守護靈的角色(沒具體現身),在恐怖驚悚的敘述上,有種溫情暖意的調劑。驅魔儀式場面的呈現可圈可點,片尾也有蠻有意思的設計(令人想到《怪物的孩子》)。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獨立製片 《叔・叔》以香港年老同志的黃昏秘戀,帶出社會鮮少碰觸的禁忌議題,雖說禁忌但手法倒是平實無華,類似《淪落人》、《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寫實小品格局,輕緩訴說著深沉情感。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熱帶雨》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第二部劇情長片,他用濕漉陰鬱的傾城之雨,犀利剖析華人世界的各種家庭問題(老人長照、職場婦女、不孕、外遇不倫),尤其是堪稱禁忌的師生不倫戀,編導在處理那種幽微曖昧的情感流動部份的確突出。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閨蜜假期》

真的很好笑,完全主攻女性觀眾市場,尤其是25~45歲的黑人女性,因為完全是以她們的視角在刻畫。夠瘋夠低俗夠鹹濕,笑果十足。電影大抵不脫這種女性友誼的成人喜劇風格,就像黑人版《伴娘我最大》或是《慾望城市》,沒有大道理但是有少不了的成長體悟,但基本上就是紓壓片。四位主角最搶眼的是Tiffany Haddish,光是一幕她示範吃香蕉的表演,就令人拍案叫絕(簡直笑到快斷氣),可以頒給她一座小金人嗎(開玩笑的)。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問3
功夫/武俠電影之於華語影壇就像是西部片之於美國電影一樣都是有著深厚歷史底蘊與在地性的類型電影葉問這號人物應該是繼黃飛鴻之後華語電影近十年來被拍攝最多的武林角色從2008年《葉問》第一集系列開始,這期間各種版本的葉師父一一冒出,有黃秋生版的老年葉問《葉問:終極一戰》,講的是孤身後的滄桑心境。也有王家衛與梁朝偉版的華麗葉問,賣的依舊是《花樣年華》般的兒女情長還有宗派武林的歷史源流。另外的《葉問前傳》則是少年葉問的成名之初,但這麼多葉問作品,葉偉信導演與甄子丹主演的《葉問》,其實才是帶起這股風潮的濫觴。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本片絕對跟以往所看到的黃飛鴻不一樣,它融合了更多江湖黑幫(甚至是社會運動)的色彩,簡直可以取名為「江湖古惑仔之黃飛鴻英雄本色」。彭于晏的少年黃飛鴻 剛烈凶狠,陰沉脆弱,跟以往黃飛鴻的儒雅沉穩,內斂壓抑截然不同。這是編導重新詮釋的角度,大家能不能接受則見仁見智了,這點也包含敍事上的淺白甚至是刻 意。武打動作與聲光視覺特效都是走誇張華麗風,比較像是 《霍元甲》加 《武俠》或《太極二部曲》。電影中反抗惡勢力與外力強權,無疑是對於腐敗當局(現今)的一種批判反撲,像是黃飛鴻說的我要反了,而電影作為一種以古喻今的 媒介因此產生了意義,也成全了某些不滿情緒的抒發出口。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逢農曆七月,正好是俗稱的「鬼月」;所以這裡將為大家介紹多部港式經典鬼片,為什麼只選香港電影而不包括其他華人地區呢,因為就類型電影來說,港片還是較為發達且百花齊放的,其他地區大都只能跟風似的模仿,好吧話不多說,我們就來好好見識一下這個獨特的電影類型

文章標籤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NO》的確是好看的運動電影,你能想到的熱血勵志的催淚激動設計,他都能準確無誤地打到觀眾,馬志翔是很優秀的導演(從他拍電視單元劇就可以看的出來建議大家可以去找他之前拍攝的《十歲笛娜的願望》《說好不准哭》《看見天堂》來看),但本片的確超乎新導演首部作品的過人熟練度無過乎有人會懷疑是魏德聖的協助但我想這些都是沒看過他執導電視的人才講的外行話。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十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風光落幕,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ILO ILO)在一片意外聲中拿下最大獎「最佳劇情片」。不僅台下影人一片詫異,我相信連導演陳哲藝自己都沒想到,他能以這部懷念小時候與菲傭相處過程的電影會受到如此高的肯定。說實話《爸媽不在家》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平易近人的小品之作,但他所要表達的層次格局卻絕對不簡單,而且電影的編(原著劇本)、導(最佳新導演)、演(最佳女配角)都得奬了,這座最佳影片算是拿得理直氣壯。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魂》有著導演鍾孟宏一貫的冷冽準確的敘事風格,這回還在其中揉合了驚悚類型元素,透過極具風格化的光影運鏡以及敏銳突顯的音樂聲響,塑造出國片少有對於驚悚類型的另類呈現。尤其張孝全一番「三個獵人」的夢境述說,不禁讓人連想到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an,2007)的經典片尾,電影從主角阿川與三個不同角色的互動關係,呈現阿川似精神分裂還似撞邪的身心狀態。

Ala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